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新闻正文
电感选型指南
编辑:祥如   浏览:次  发布时间:2024-12-25
电感选型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,以下是详细的选型指南:
 
确定电感量
 
- 根据电路的具体功能和需求来确定电感量,如在滤波电路中,需依据滤波频率和电容值计算电感量;在buck变换器中,可通过输入输出电压、开关频率、输出电流等参数计算.
- 一般情况下,电感量越大,储能能力越强,纹波越小,但电感尺寸也会增大,直流电阻可能增加,导致DC-DC效率降低.
 
考虑电流参数
 
- 额定电流:需大于电路中的最大负载电流,以保证电感正常工作,避免过热损坏,如电源电路中的电感,其额定电流要能承受最大输出电流.
- 饱和电流:对于有磁芯的电感,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会使磁芯饱和,电感量下降。选型时,饱和电流应高于系统最大工作电流,通常取电感规格书中电感量下降20%-30%时的电流值作为饱和电流,且要留有一定余量.
- 温升电流:指电感在最大额定环境温度中的最大温升电流,常以温升40度来定义。其与直流电阻、电感线圈散热能力有关,可通过降低直流电阻或增加电感尺寸来提高.
 
关注电阻与频率特性
 
- 直流电阻:直流电阻越小,电感消耗能量越少,效率越高,发热也越少,如开关电源中可选用DCR小的电感来提高效率.
- 自谐振频率:自谐振频率是电感的重要参数,在此频率下电感阻抗最大,超过该频率则呈容性。选型时应选择自谐振频率高于工作频率的电感,以确保高频下的稳定性,避免谐振现象带来的不稳定.
 
注意品质因素和分布电容
 
- 品质因素:Q值越高,损耗越小,电感器能更好地储存和释放能量,其与导线直流电阻、骨架介质损耗、屏蔽罩或铁芯引起的损耗、高频趋肤效应等因素有关.
- 分布电容:分布电容会使线圈的Q值减小,稳定性变差,因此要选择分布电容小的电感,采用分段绕法可减少分布电容.
 
考虑其他因素
 
- 封装类型:根据电路布局和空间限制选择合适的封装,如贴片式电感适用于空间紧凑的表面贴装电路,直插式电感则便于手工焊接和调试.
- 温度特性:选择温度系数较小的电感,以确保在不同工作温度下电感值相对稳定,从而保证电路性能的稳定性.
- 电磁兼容性:优先选择带屏蔽的电感,可有效减小电感对其他元件的电磁干扰,同时也能降低外界电磁场对电感自身的影响,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.
- 成本效益: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,综合考虑价格、质量和供货稳定性等因素,选择性价比高的电感.
版权所有©东莞市祥如电子有限公司      粤ICP备17108924号